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釋家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真是诸佛子。
故五十五位进修。未见佛性。皆堕涂程。及至末后等
觉位中。乃云。是人始获金刚心中。初乾 慧地。
到此直
入佛性海中。由是观之。从凡入圣。成佛作祖之要。舍
此金刚心外。岂复更有剩法耶。是知此戒不易悟 (第 0473c 页)
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今三渐次中。欲爱乾枯。根境
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乃断欲有见三流也。名乾 慧地
者。言乾有其慧。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是无明流
尚未乾耳。此无明流。乃金刚心中无明流。宗门目为
真常流注 (第 0534a 页)
。故经结位文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乾 慧地。
此言从前渐次。得乾慧以来。直至等觉。金刚心
中。无明习气之流。才得乾耳。由是观之。于三渐次中。
巳破 (第 0534a 页)
 顿生极乐国土」
#+END_VERSE



【有能修此三乘教法。必能證此三乘圣果。出火宅
樊笼。入莲花净域。原其所自。皆佛赠我也。】

「第八善 慧地。


【依真如理体。起无碍智用。成就微妙 (第 0733a 页)
慧地。


#+BEGIN_VERSE
「 到此八分报身」
#+END_VERSE


【地地增高。故云八 (第 0733a 页)
异译。
* 泥犁经一卷(或云中阿含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五十三卷。与痴 慧地
经同本异译。
* 优波夷堕舍迦经一卷
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 斋经一卷(一名持斋经) (第 0613a 页)
处。正伏四倒四倒
不生煖即得发。成方便等位。进破诸见发
真成圣。即初果位也。若依通教伏见之位。
是乾 慧地。
若得理水沾心即成性地。若进 (第 0069b 页)
生。若论支佛。更侵少习气不生为异
耳。此约析假断思判位。略如此也。二通家
体思三乘共位者。如大品明乾 慧地
性地乃
至第六地共声闻。至七地共支佛。至八地
九地共菩萨。菩萨地转入第十。名佛地。所
言共地而有高下 (第 0071c 页)
者。论云。三人同断正使。
同入有馀无馀涅槃。故言共也。如烧木有
炭有灰等故有高下也。乾 慧地
正是三贤
位。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通是
外凡。故言乾 (第 0071c 页)
慧地。
性者即是四善根位。以
总念处力发善有漏五阴。名为煖。增进初
中后心得入顶忍世第一法。通名内凡。故
言 …… (第 0071c 页)
言四地者据断见后。皆不
出观。例如第十六心或言是见道。或言是
思道。言借别名名通位者。外凡三贤是乾 慧地。
而名为十信。内凡四善根是性地。而名
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八人见地是须陀洹。而 …… (第 0072a 页)
。已办地是阿罗汉。阿
罗汉有向有果。立向为现前地。立果为远
行地。辟支佛位立为不动地。菩萨地立为善 慧地。
或以菩萨地后心为法云地。或以佛
地为法云地。大品云。十地菩萨为如佛。得
作此释也。若借此别名判三人通 …… (第 0072b 页)
菩萨十地何咎。若无
十地者。经不应言菩萨修治地业从初
地至十地。地地各有如干法门云云。又大
论云。乾 慧地
于菩萨法是伏忍。性地于菩
萨法是柔顺忍。八人地于菩萨是无生忍。
见地于菩萨是无生忍果。薄地于菩萨名 (第 0072c 页)
十门(辩正录)。西魏
进丞相泰为安定公。
| 丙辰 大同二年梁通事舍入刘协表求出家帝嘉之赐僧洪名目 慧地
南史 |大统二年 |天平三年 |

梁三月。丹阳陶弘景卒。弘景尝诣明州育
王佛舍利塔。誓受五戒(本传 (第 0800a 页)
见偏真之
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断通者。界内
惑断同也。行通者。见思无漏行同也。位通者。
从乾 慧地
乃至辟支佛地位皆同也。因通者九
无碍因同也。果通者。九解脱有馀无馀二
种涅槃之果同也。通义有八而但名 (第 0722a 页)
道心自然而发。专求离苦涅
槃。终不染著文字语言无益诤论。贪世名利
眷属果报也。此之七贤。三是外凡名乾 慧地。
四是内凡则是性地。若外凡已前未必能
归心三宝。岂识爱见四谛修五停心耶。皆名
为邪定聚众生也。若乾 (第 0733b 页)
慧地
名不定聚众生。
若性地名正定聚众生也。一明初贤五停心
观者。一阿那般那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
(第 0733b 页)
毗婆沙论云。
若八正在前七觉在后。决定是无漏。若七觉
在前八正在后。通有漏无漏也。此三贤人位
并名乾 慧地。
未得善有漏五阴相似理定水。
定水未沾故名为乾。而悉有观行能伏诸见。
故名为慧。住持能生善法。名之为地 (第 0738a 页)
。故名
慧地。
亦名外凡人。四明暖法者。是善五
阴是智慧性。生圣智火故名愞法行者。因有
善方便总想四念处。性共缘法念 …… (第 0738a 页)
释世第一法。遂有数十家异释
不同。七贤名义无量。岂凡夫所知也。问曰。
七贤之位。前浅后深。何故偏释乾 慧地。
不委
分别性地。答曰。 (第 0738c 页)
慧地
最浅。如上分别。已 (第 0738c 页)
是菩萨为如佛。此恐约
圆教初入位。亦是法华经明一地所生之
譬也。故大智度论释灯炷品云。有人言。从
慧地
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人言。欢喜
地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人言。初发心为
初焰。佛地为后焰。如此解释 …… (第 0747b 页)
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
欲地。七已办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
佛地。故大品经云。菩萨从初乾 慧地
至菩萨
地。皆行皆学而不取證。佛地亦学亦證。故言
三乘通位也。二解释者。释乾 (第 0748b 页)
慧地。
三乘初
心通名乾 (第 0748b 页)
慧地
者。乾 (第 0748b 页)
慧地
即是三贤之位
也。一五停心。二别想念处。三总想念处。一
五停心者。就此为三意。一分别拙巧不同。二
正 …… (第 0748b 页)
发无漏。
故说邻圣曰贤也。是以大品经云。阿那般
那即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此约初停
心。明贤人乾 慧地
之位。不净观对破贪欲明
停心。入初贤乾慧之位亦如是。故大品经云。
不净观即是菩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 …… (第 0749a 页)
观耶。答曰。大智论云。空无相无作。虽是智
慧。若无定心即是颠智慧狂智慧。岂可说颠
狂之人。是初贤乾 慧地。
二明别想四念处
(第 0749b 页)
慧地
位者。三乘之人住静定心。修三种念
处事相。略如前三藏教分别。但此通教所明
性念处。但观五阴即空。法性 …… (第 0749b 页)
不舍能伏一切属爱属见八十八使三界二十
五有一切结集。故言善灭诸戏论也。略说三
乘通观别想四念处住乾 慧地。
但菩萨虽知
五阴毕竟空寂。而大悲誓愿不舍众生。以无
所得调伏诸根修行六度。即是摩诃衍。故大
品经云。 …… (第 0749c 页)
不可得故。
问曰。通教性念处。理既是通破八倒。何须
别对。答曰。三藏教别想四念处。既别破四倒。
明乾 慧地。
今乾慧位。既是齐对其别破拙。
但破四倒。今明别破之巧。故还用别以破八
倒也。三明总想四念处乾 (第 0749c 页)
慧地
位者。总想三
种四念处。如前三藏教分别。但以如幻如化
体法即空为异耳。是为无生总想四念处。住
是总想 …… (第 0749c 页)
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虽未发暖法相似无漏
法水。而总想观五阴智慧深利。胜别想四念
处。是则名总想四念处乾 慧地
外凡之位也。
问曰。三乘人通观第一义谛。同破八倒应同
见佛性。何故通教人入二涅槃也。答曰。破
八倒有 …… (第 0750a 页)
法义如前
说。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忍法。乃至世第一
法义。名为性地内凡。性地之义。皆如前说。
但以从乾 慧地
习无生方便异故。所说性地
初中后心解慧善巧亦有殊别。拙巧虽复不
同。而俱伏界内见谛之惑也。三明八人地 …… (第 0750a 页)
别位。名别而义
通者。义通以如前说。今言名别者。别为菩
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所以者何。
慧地
三乘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
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
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 …… (第 0750b 页)
海。是则无功用心。修种智佛眼。佛地圆
明成一切种智。佛眼圆照二谛究竟也。故大
智度论云。声闻法中名乾 慧地。
于菩萨即
是伏忍。声闻法中名性地。于菩萨法中名柔
顺忍。声闻法中名八人地。于菩萨法中名
无生法忍。声 …… (第 0751a 页)
。一正约名别义通辨位。二料简。一正
约名别义通辨位者。名别者即是十信三十
心十地之名也。铁轮位即是乾 慧地
伏忍。三
十心即是性地柔顺忍。八人地见地。即是初
欢喜地。得无生忍故。大品经云。须陀洹若
智若断。皆 …… (第 0751b 页)
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
动地。侵除习气也。故大品经云。辟支佛智断
是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即第九善 慧地。

十法云地。当知如佛。佛地如前说。坐道场
时一念相应慧。断二障习气尽。所谓烦恼障
法障之习气也。化 (第 0751b 页)
行。四者十回向。五者十地。六者等觉。七者
妙觉地。初十信心即是外凡。别教乾 慧地
伏忍之位也。十住即是习种性位。从此已去
尽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别教之内凡性地。柔
顺忍位也。约别教义推 (第 0752c 页)
为三道。初地名见谛道。二地至六地名
为修道。从七地已去。名无学道。十地者。初
欢喜地。二离垢地。三明 慧地。
四焰慧地。五
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 (第 0755c 页)
慧地。
十法云地。此十通名地者。一能生成
佛智慧住持不动。二能以无缘大悲荷负
一切。故名地也。初欢喜地名见道 (第 0755c 页)
念佛法门于超日月光佛。其所
陈念法。至为切要。而大士修因契果。自利利他。唯以
念佛。皆悉具足。第二乾 慧地
中云。现前残质不复续
生。夫乾 (第 0346c 页)
慧地。
虽圆伏五住。见思尚犹未断。何以便不
续生。盖超同居秽土。生同居净土矣。智者大师是其
明證。第三情想升 …… (第 0346c 页)
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
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清净
国土。随愿往生。前乾 慧地。
犹属圣位。此则博地凡夫。
纯想之心。便往生有分。此盖我释迦如来大慈悲心。
炽然轮回之中。特地拈出此横 (第 0346c 页)
远不动观慧。远即七远行地。不动即第八地。观慧
即九善 慧地
也。应时者。圆顿入也。见土。是境妙。心
欢。是因纯。即得。是果熟。楞严云。身心快然。如来净
妙。皆现 (第 0433c 页)

乘。而出离。于一切法无所贪求。譬如真如。住
一切地。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舍
世间地住智 慧地。
以普贤行而自庄严。譬如
真如。无有断绝。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
法得无所畏。随其类音处处演说。无 (第 0923b 页)
穿漏。无中间。自然成。菩萨圣
道恒相应故。诸佛如来无流界中一切功德
皆得成就。二无量功德者。是第九善 慧地
位。
无数禅定陀罗尼门海。能摄无量功德智所
依止故。无量功德皆得成就。三不可思惟功
德。是第十法云地 (第 0812c 页)
灭谛中分六一辨体二明深三假实四因果五胜劣
六根本摄异门分及本地思 慧地
解名色灭无馀即
通三依因十七释别名甚深中勘六十八等执异耶
增执过不异耶分别自相过互俱句杂乱过俱非损 (第 0119b 页)
 不动地有二
 馀地各馀一」
#+END_VERSE


释曰。应知后三地说有四自在者。谓不动地
慧地
法云地。成就彼四种自在。不动地
有二馀地各馀一者。不动地有第一无分别
自在。第二刹土自在由无功用无分 (第 0614b 页)
别故。由

刹土清净故。善 慧地
有第三智自在。由得四
辩善巧胜故。法云地有第四业自在。由诸通
业无障碍故。偈曰。 (第 0614c 页)
。于一刹那
顷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音异义异问。
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众疑。由
此说善故名善 慧地。
二门如云遍雨法名法
云者。菩萨于十地中由三昧门及陀罗尼门。
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 (第 0659b 页)